领科和光剑,王牌的较量(生源和师资篇)
作者:UIA张老师 发布时间:2020-04-25 20:23:17
这或许是恒古不变的一个国际高中家长议论的话题,我自5年前开始入行上海国际高中择校以来,那时候领科还不在松江,光剑也还分为浦东光华和杨浦光剑,上实也还只有杨浦延吉东路校区,那时候领科梁校还奔走在学校一线,光剑雷博演讲那么的慷慨激昂,上实徐校每天都在大门口的招生办日夜繁忙。从那时起,就有家长经常问,领科好还是光剑好,领科老师是不是流动性大,光华是不是校区很老,领科是不是生源真的那么好,光华理科到底强不强。今天是时候,赶在2020元旦的喘息间,把我能知道的“非内部”的“内部”消息跟大家分享一二。
生源和招生考:两个学校,两个路子
对于很多17届以后的家长和学生而言,可能对领科和光华的择生标准,渐渐陌生。而招生考试,也正是反映这两所学校在读生源质量的有力指标。那些在领科刚搬入松江校区去参加考试的学生,可能依稀还记得,哪有什么群面,哪有什么数轮,那时候,是领科最粗狂招生的时代,然而也正是那一批学生,从IG开始从头抓起,没有像光剑部分苗子一样有高中基础,却是为领科拿下了大量的牛剑offer,打下沪上Alevel的头牌名声。而光剑呢,采取的是“游击式”招生法,生源多为体制内高中在读,追求年制短,出成绩的理科生居多,这也就是为什么,纵观光剑自17至如今几届的G5和牛剑offer,数学、化学、物理永远都是首排。从这里,隐射出了一个现象,光剑,至少是当初杨浦光剑,生源的分布多为具备自我学习动力,年纪稍大,理科优秀的体制内转型AS的学生,这一点,在18、19届的光剑录取中也尤为突出,去年给光剑送的一批学生中,有2个江苏和1个安徽的孩子,明明在英语C档甚至D档情况下,但是由于是当地最为出名的体制内高中在读,又在数学单科上有优势,直接被给了录取。而考过领科的基本上就完全出现了另一个模式,BB是底线(除非在春招采用难度系数1.2的卷子),你哪怕A*满分数学,如果D的英语,照样被卡,连面试讲一句话的机会都不给。这就是领科自始至终,都秉承的招生理念,双录,单只脚走路,没戏。这也是在后面,为领科的经济等大量需要英文功底的科目A*率,打下了基础。
所以:
两个学校就生源和招生考而言,一个抓理科牛娃,高中在读有优势,一个抓全科,抓全能,为ALevel的所有科目打基础。这也为未来光剑学生流走,或者说光剑老师商科和经济不行,或者说文科类不行埋下了伏笔。其实不是光剑老师不行,而是招生考在第一道坎的选拔上,就出现了隐形的偏向性。
师资和管理:谁也没想到,理念讲的天差地别,落实结果相差无几。
家长朋友们另一个关心最多的,就是师资怎么样,学生管理严不严,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,说点官方数据,等于说了没说,说点真实情报,等于揭人长短。这个话题,我以老师的身份,转述那些我从历届送进领科、光华的学生反馈给我的话,或许更能体现公正性。
某某欣,曾领科17届在读学生
“我的经济老师又走了,你给我补一补Inflation这一章吧,我焦虑的不行了”
领科的老师,出现了一个较为“病态”的情况,外方教师基本稳定,中方教师变得比培训机构快,为什么?看薪资结构,用部分中方老师的话来说,拿得少做得多,领科当年“爱来不来”的态度,并没有随着办学年数的增长,有过些许好转,这一现象在部分比较稀缺的科目,比如经济学、生物学等上尤其明显,而中方教师的流动性,就慢慢出现了学生经常性被缺课,被代课,被水课的现象。所以很多家长说了,是不是领科师资水平不行,错了,大错特错了。这些老师为什么流动?是因为新办国际学校对领科的认可,更有甚者,新开学校就以“我们有领科老师”作为招生卖点,变相突出了领科的师资团队优秀,唯独价可能没给到位。这里有个笑话,浦东某些新办学校,听闻有些老师在领科口碑非常不错,直接被挖去,有的老师先在领科干几年,再在上实、光剑、阿德连轴转。所以关于师资流动,讲句客观的话,领科部分科目很明显,但这里不仅仅是领科,光华同样的情况。光华的特色是数学和理科,这一点,平心而论,数学老师的流动性也好,存留率也好,比领科要高,可惜问题是,光华的部分数学老师都是体制内高中直接挖来就用,出现什么情况,就是不按CIE考纲,按“自我认知”的考纲来,这就为难了部分学生,平时老师给的难题偏题,这也会那也会,到了8月13号,CIE全球放榜,傻眼了,最基本的P1,S1都考不到A*,那么你说理科优势,到底在哪。你不要去怪老师,为什么,体制内高中数学老师,你指望他从03年到19年的历届全英文真题都给你全英文解析一遍吗,人,都是有惰性的,也不是每个会做难题的老师,就会从早到晚埋头在自己的未知领域,所以你渐渐会在光剑的数学课堂听到“这么简单的,我们不学”这样的话语,渐渐的,好的学生不用教也会,差的学生怎么教都不会,理科有基础的学生step,mat样样上,本身理科差的挤进去的学生,S1正态分布就看的云里雾里。这就是现阶段比较典型的光剑式“理科”优势,优势是优势,但不是每个人的优势,你懂我意思吧。
而关于管理,就是对应我所谓的“结果相差无几”,曾经的光剑给人的感觉是管的严,抓学习,那是四平路的光剑,具体可以查看我往期关于“浦东光华”和曾经“杨浦光剑”的对比文章。现在和领科,基本无差别,我是说,毫无差别。晚上晚自习期间,讲话情况,基本每晚都存在,领科部分爱学习的孩子,都跑到图书馆或老师地方自己学习,光华晚自习结束后的2个小时手机时间,实则二手机现象泛滥,这一点,情有可原,你不要怪光华还是领科,哪个国际学校不都这样,包校也好、协和也罢,每天晚上10点后都有学生拿着手机问这问那。所以单纯从手机、课后管理而言,这两学校,已经基本同化,往宽松的方向同化,领科表达的再明白没有了,“我们招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”,现在光华一样也学会了,“我们也招会自己学习的”,倒是上实,这一点,至少在理念上,表达的很明白了“我们怎么严怎么来,怎么严怎么虐”,很多家长也都很认可,而具体落实结果,和关于手机管理、课后作业、反馈管理情况,我会专门开一篇,再给大家讲解。
咨询更多问题